文化中國行 | 劍河:鼓聲陣陣賀新春
- 作者:歐陽章杰
- 來源:當代先鋒網(wǎng)
- 發(fā)布時間:2025-01-31 06:20:24
1月29日農歷大年初一,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劍河縣仰阿莎街道小稿午村鼓聲陣陣,當?shù)卮迕褚詡鹘y(tǒng)民族習俗“踩鼓”慶祝新春來臨。
村民敲鼓邁步慶新春。
據(jù)了解,“踩鼓”是當?shù)孛缱迦嗣襁^去祭奠祖先、祈求風調雨順的儀式。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舞蹈形式逐漸形成了傳統(tǒng)習俗,逢年過節(jié)當?shù)厝罕姳銜ㄟ^踩鼓歡度節(jié)日的到來。
在小稿午村的籃球場上,村民們以鼓為圓心,圍繞在木鼓周圍踱步舞動,跟隨著鼓點擺手邁足的同時,齊聲吶喊。在新春爆竹聲中,鼓聲、喊聲相互交織,構成了奇妙的新春音符,縈繞在小稿午村的里里外外。
村民們圍著木鼓踩鼓。
“每年春節(jié)我們周邊的這些寨子都會踩鼓,一到這時候,寨子跟寨子間就比哪家鼓聲最大,你聽哪個寨子的鼓聲最響,就說明那個寨子最熱鬧?!毙「逦绱宕迕駝⑵颊f。
“那春節(jié)要是聽不到鼓聲,都覺得沒有年味?!贝迕駞峭烧f。
劍河縣大稿午村、小稿午村及周邊多個村寨幾乎人人都會踩鼓,除了逢年過節(jié),閑暇時,村民們也會自發(fā)地聚集在村子的空地上邁步踩鼓。對于他們來說,踩鼓是傳統(tǒng)習俗的同時,更是一種具有民族特色的“廣場舞”。
村中兒童跟著長輩一同踩鼓。
“踩鼓我們從小都耳濡目染,鼓點一響,我們都會不自覺地圍起來踩。”吳通澤說,因為自己從小對敲鼓頗感興趣,如今也是村里的鼓手之一,只要逢年過節(jié)自己就會來敲鼓,讓村民們都縈繞在節(jié)日的歡快氛圍中。
而在劍河縣,“踩鼓”還有其進一步的延伸形式,既“苗族水鼓舞”,每年農歷六月第一個卯日后的第一個丑日,當?shù)囟紩谒咎飪扰e行“起鼓”儀式,當天村中男人身著衣裙、頭戴斗笠、倒披蓑衣,赤足在水中,由祭師領舞,眾人輔以夸張的肢體動作,隨鼓而舞,水花四濺,村中少女們則身著盛裝在岸邊高唱飛歌助興。
大稿午村水鼓舞起鼓儀式。(劍河縣文廣局 供圖)
據(jù)了解,劍河縣苗族水鼓舞距今已有數(shù)百年歷史,其特有的水與鼓結合這一表現(xiàn)形式在我國絕無僅有,被譽為民族原始舞蹈的“活化石”。2015年,劍河縣苗族水鼓舞被納入貴州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四批省級非遺名錄。
為鞏固和發(fā)展這一文化,劍河縣文化部門一方面借助黔東南民族文化生態(tài)保護實驗區(qū)建設的契機,評選傳承人,并在大稿午村建設了苗族水鼓舞專題館、各村建設踩鼓場。
劍河縣萬人水鼓舞。
另一方面,還將苗族水鼓舞作為劍河縣中小學校園課間操和群眾健身舞在全縣進行推廣,并通過開設水鼓舞、苗語培訓班、打造水鼓舞文化節(jié)日、開展萬人水鼓舞展演活動等方式,加大宣傳力度,逐步形成獨特的民族品牌文化。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歐陽章杰
一審 李麗 李娟
二審 安通
三審 周燦璧
-
【高質量發(fā)展調研行】從籃球熱到稻花香,來看“村BA”后花園的豐收故事
水車不斷轉動,蟬鳴伴隨著濃郁的稻香宣告著秋天谷物的豐收。臺江縣臺盤鄉(xiāng)陽芳村,因緊鄰“村BA”發(fā)源地臺盤村,其依山傍水、景色宜人的環(huán)境特點,被譽為“村BA”的后花園。
-
促進實現(xiàn)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yè)|貴州建設省內外服務“一張網(wǎng)”
今年以來,貴州堅持就業(yè)優(yōu)先戰(zhàn)略,實施“六六就業(yè)穩(wěn)崗計劃”,強化省外省內就業(yè)服務“一張網(wǎng)”建設。
-
貴州省首個集中供熱項目取得關鍵突破!主廠區(qū)建設正式啟動
開陽熱電聯(lián)產及配套項目是貴州省興建的第一個集中供熱項目,是為開陽工業(yè)園配套建設的省重點工程項目。